发布时间: 2022-12-12 13:21:46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在秋冬季天气突降时常发,由于天气突然变冷脑血管受到的考验更为严峻,而脑卒中具有突发性,一个看似健康的正常人在没有发生脑卒中前往往是不具备明显发病症状的,甚至会忽略自身已存在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在寒冷天气喝酒暖身、在疲劳时持续熬夜工作、已出现高血压却无知无觉继续大鱼大肉,等等。
顶点3000吃了没用 脑卒中的预防主要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指通过干预发病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后积极救治和早期康复、防止发生残疾和功能障碍;“三级预防”是指对疾病造成的残疾积极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同时避免原发病的复发。其中“一级预防”是脑卒中预防的基础内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脑卒中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吸烟、酒精摄入、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8+2”危险评分方法能帮助进行脑卒中风险自我评定: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引、心房颤动、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发生过脑卒中、曾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顶点3000 药效时间
高危: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中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1项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
低危: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
如何对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筛查?
脑卒中危险因素通常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若体检中发现以上基础疾病,则需要做好定期的基础健康监测,并定期评估是否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此外,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还应定期加行心电图、颈脑血管超声、CT造影或颅脑磁共振等检查项目,对血管状态实行定期的观察评估,以判断是否有血管狭窄、变形或栓塞等危险情况。
对已患有心脏顶点3000怎么吃疾病的高危人群,还应定期行心脏超声或冠脉CTA造影检查,以观察评估是否出现动脉硬化的风险。
若伴有以下脑卒中发病征兆者,不论年龄大或是小都应立刻开展脑卒中风险因素排查评估: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顶点3000优惠价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不能言语;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大小便控制力差等。一旦发生先兆症状,应立刻行心脑血管影像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