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11-18 10:20:29
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的季节,往往随时气而侵入,感冒因四季受邪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风寒感冒 治以辛温解表法。
1.风寒感冒轻证
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
治宜发散风寒,解表宣肺。
常用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细辛、葱白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配以桔梗、苦杏仁、前胡之类,以开宣肺气,止咳化痰,代表方如荆防败毒散。
2.风寒表实证
多由风寒外袭,阳气达表以祛邪,而致邪正相争,腠理密闭,为外感风寒重证,症见恶寒发顶点3000图片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痛,脉浮紧。
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可用麻黄辛开苦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合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辛甘温煦,以增强解表散寒作用,配苦杏仁、甘草以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代表方如麻黄汤。
3.风寒表虚证
多由风寒外袭,卫阳不足,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所致,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治宜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用桂枝温经通阳,解肌发汗,发散肌表风寒,以调卫为主,配白芍酸美国3000顶点效果苦微寒,收敛阴气,补养营阴,用以和营为辅,两药合用使营卫调和,表邪自解,里气自和,配生姜解表和卫,大枣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妙,代表方如桂枝汤。
4.风寒挟湿证
秋末冬初冒寒晓行,感受雾露之湿,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症见恶寒,身热不扬,头痛如裹,肢节酸重疼痛。
治宜解表散寒,祛风除湿。
多用羌活、防风、藁本辛温解表,散寒除湿,配伍独活、川芎、蔓荆子以增强药力,代表方如羌活胜湿汤。
【中药饮片】
麻黄:长于辛温解表,发汗力强,素有“发散第一药”之称。发汗力峻猛,以治风寒表实无汗,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者尤宜。
桂枝:辛温发散,功似麻黄而开腠发汗之力较为缓和。故风寒表证,表实无汗或表虚汗出皆宜,亦可用于阳气不足感受风寒者。
紫苏:辛温芳香,其体轻扬,外达腠理,解表散寒。发汗之力不及麻、桂,兼能行气宽中,对外感风寒内有气滞之证较宜。
荆芥、防风:辛而微温,以祛风解表见长,常相须为用于风寒、风热表证。防风还可用于肌表不固自汗感邪者,常配黄芪、白术。
细辛:辛温透达,入肺经散表寒,又入肾经除里寒,能通彻表里,祛内顶点3000吃完身体发烫外之寒,主治风寒表证头身疼痛较甚者,对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脉沉等也可配用。
羌活、独活:善散在表之风寒湿邪,对风寒挟湿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者尤宜。
苍术:辛温香燥,性善开通腠理而祛风寒湿气,以治恶寒发热,头身重疼,无汗鼻塞等风寒挟湿之证尤宜。
白芷:长于通窍行表,解表散寒而止痛。对外感风寒,恶寒发热,伴有头痛,鼻塞流涕者较宜。
【中成药】
风寒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顶点3000软胶囊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咳嗽。
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麻桂感冒丸: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恶寒发热,身痛。
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者,症见头身疼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白。
伤风停胶囊:发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流涕,肢体酸重,喉痒咳嗽,咳痰清稀。
感冒疏风丸:散寒解表,宣肺止咳。顶点3000淘宝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咳嗽气促,头痛鼻塞,流涕,骨节酸痛,肢倦。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用于外感风寒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咽痒咳嗽,四肢酸痛。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用于外感风寒挟湿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痛,肢体酸痛。
复方感冒胶囊:解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发热。
金防感冒颗粒:发表解热,祛风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