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7-05 10:20:00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也是致人死亡的高危因素,如何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值得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今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钰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血压控制的话题。
【名医档案】
王 钰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超声中心负责人,云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主攻心血管超声和体外心脏震波技术。
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患者大多数都没有确切的病因,多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大;有高血压家族史,即家族中父母有(父、母或父母)高血压;过量饮酒,或大量饮用含酒精的饮品;美国3000顶点效果高盐饮食(盐摄入量>5克/天);饮食中钾、镁、钙含量低,缺少叶酸;肥胖;缺乏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经常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睡眠呼吸障碍类疾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例如萘普生、布洛芬、口服避孕药、麻黄素类药物、甘草等。
过量饮酒和肥胖的具体界定范围是什么?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患者中约 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单次饮酒量:男性41-60g,女性21-40g)和有害饮酒(单次饮酒量:男性60g以上,女性40g以上)。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人群的1.16-1.28倍。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m) ,正常:18.5-23.9 ;超重:24-27.9 ;肥胖:>28 。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要想控制好血压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
包括:按时服药、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测量血压等。
一定要及时、按医嘱服药:医生开的药物中,许多是早晨空腹服用的,要记得及时吃药,不要忘记和拖拉,更不要随意减量或停药。
服药时间过长会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吗?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服药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也各有不同。但仅有很小一部分人服用药物会有不良反应,相比停药导致的严重后果,遵医嘱服药绝对是利大于弊。
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控制血压同样重要。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显示,如果体型肥胖,那每减重1kg,血压就会下降1mmHg,减重2kg就是2mmHg,这个效应可以累积到5-10mmHg。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控制目标为:男性腰围≤90顶点3000怎么买不到了cm,女性腰围≤85cm。
超重患者少量减重(例如减轻5千克)就会对缓解疾病有帮助。患者如果戒烟限酒,从大量饮酒改为小量饮酒,血压可以下降4mmHg。而且,这些效果能互相叠加。
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应该怎样调整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每天的吃盐量减到3.5g到5g,尽量少吃或不吃咸菜、咸鱼、咸鸭蛋、豆腐乳等高盐食品。
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富含钾的饮食结构可以降低4mmHg的血压。
控制总热量,主食每日4两(女),6两(男)。粗细搭配:一周吃2~3次粗粮,定期吃一些小米、玉米面、红薯等。少吃甜食,如点心等。
含钾较高的食物
饮食应多样化,增加食物种类,食用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增加优质蛋白,适量食用鲜奶、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脂肪总量,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不吃煎炸食品;摄入充足水分(尤其是晨起后及时补水),适当补充叶酸。
什么样的运动是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怎样运动才是最有效的?
医学证据最多的降压运动是持续的有氧运动。运动时,血管内皮会释放一种叫作“一氧化氮”(NO)的物质。这是人体自产的纯天然舒张血管物质,可以很好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4周以上的运动训练,可以使高血压前期的人群平均下降收缩压4.3mmHg,下降舒张压1.7 mmHg。在作为高血压的运动处方时,运动包括四个部分,英文缩写是FITT。
F:保证每周至少运动5次,最好能达到7次,也就是每天都运动,才能收获明确的降压效果。
I:是指强度(Intensity)。这是整个运动处方的核心,目前公认的是中等强度。
T:是指运动的类型(Type)。说的是有氧运动,跑步、游顶点3000淘宝泳、骑车、划船机、打太极拳等。
T:是指时间(time),也就是一次运动多久。目前,几乎所有指南推荐的都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要达到30分钟。且这个时间要除去运动前的热身5分钟、运动后的整理5分钟。
中等强度运动对应的心率范围:有氧运动最佳心率=( 220 - 年龄)×| 60%-70% |
哪个时段运动更加合理?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清晨并不是锻炼的好时候!身体缺水、血压高、心脏负荷重,晨练会加重这些危险。建议将运动时间改在傍晚进行,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还有值得注意的是,饭后不要立即运动,饭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需要大量的血液,心脏为此会加快心跳以排出更多的血液提供给胃帮助消化,同时冠状动脉会因此而反射性地收缩,减少对心脏的血液供应,再加上心跳加快,心肌细胞自身需要的氧耗增加,这种双重的压力会使心肌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若此时再进行肢体的运动,很容易雪上加霜,甚至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多少?
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
血压水平120-139 mmHg/80-89 mmHg的人群,心血管事件风险比血压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当血压≥120/80 mmHg,就应该改变生活方式!
血压降到正常后,可以隔天吃一次降压药吗?
很多患者以为,血压≤140/90 mmHg就算正常了。其实,即便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发生脑梗、脑出血、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依然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加。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已经证明血压大幅波动可加剧靶器官损伤,隔天吃一次降压药,血压忽高忽低,与高血压一样有害。
怎样规范测量血压?
建议早晚各测一次。测量方法为:晨起30分钟至1小时之间,排空尿便、未服药物和餐食之前,取坐位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每次间隔30秒至1分钟,晚上睡前一次(方法同前)。
一般在血压波动和药物调整后需连续5-7天测量。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每周自测1-2天血压,早晚各1次。如果血压≥135/85 mmHg,需要及时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